向往小说网 > 古代言情 > [红楼]吾皇黛玉

230-240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
您现在阅读的是向往小说网www.xw0.cc提供的《[红楼]吾皇黛玉》230-240(第8/22页)

眸里,流溢出满满的心疼。

    黛玉看了看昏睡的晴雯,也知道他们不能再前进了,无奈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表哥,前路艰险,原谅我不能陪你走下去了。”黛玉环住他的腰,两手紧攥着他的衣袍,这一别又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了。

    “你还怨我么?”禛钰抚着她的背问。

    黛玉低头不语,五彩石舍身为祭的事,是禛钰精心谋划,还是命运牵引,亦或者是他们自甘奉献,已经不重要了。

    她要走的路,是为百姓谋利益,注定了在一些情况下,少部分人不得已会成为那个“代价”,所以每一步都错不得,已然不能回头了。

    良久,她才摇了摇头,“他们是因我而牺牲的,与你无关。”

    禛钰见她释怀的神情,就知道自己再一次赌对了。

    她已经是优秀的帝王了,懂得权衡取舍,所有牵绊她理智的人和物,都会逐步地从她生命中逐渐剥离出去。

    尽管这样的她,会用冷漠包裹温情,看淡离别与舛错,却不会过分纠结与犹豫,更比从前目标更笃定,心态更潇洒了。

    禛钰低头吻她,唇舌轻蹭,将浑身热气一并渡了过去。这里极寒,风雪连天,实在不适合干别的了,只能就此吻别。

    炮车一路轰鸣着,将黛玉一行人送下山。

    看着来时的百里路,已经平整宽阔了许多,从前马帮人扛畜驮,顶风冒雪,艰苦跋涉到这里要一月光景。

    而今单程只需三日就能走完了,这就是筚路蓝缕,以开蛮荆的意义了。

    在滇南王府休整了几日,陈芳洲与晴雯已经恢复了健康,黛玉辞别了亲人,带着心腹和亲卫,开启了下一段旅程。

    她从滇南转道黔州,在这里兴办了学塾和乡村医馆,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产翁坐褥习俗,那就是“男人坐月子”。

    产妇生完孩子后得不到休息,反而要下地干活,其夫卧于床上,食如哺乳妇。

    这种夫妻颠倒的生育风俗,像是荒诞的滑稽剧,却体现了男子对家庭经济及话语权的独占。

    身为女帝,黛玉自然不能苟同这种荒谬的陋习,如此自欺欺人的“产翁”,无异于变相地欺压女子。

    既然家庭不能给予产妇应有的尊重和爱护,那么她就建立女人社,筹备“月子房”,不许孕产妇参与耕织劳动,谁家违例,直接没收田产织机。

    自然在这片重男轻女的土壤上,对于突然冒出来移风易俗的女帝,必然遭致遗老遗少的强烈反对。

    黛玉也没有与顽固派硬碰硬,而是在黔州八府,对生育女孩较多的母亲,御赐女姓,但凡受赐姜、娄、嬴、姬、姒、嫜、婴、姚、娲、妺、妁、妘的的女子,可以免赋税徭役,并获得免费入学的优待。

    女子中只要考中秀才者,不但能享有与男秀才相同的权益,而且还可以分得一块终身持有的土地。

    在利益的驱使下,那些顽固派也见风使舵,纷纷取缔了产翁陋习,向文德帝投诚。

    离开黔州后,黛玉又南下广州,扩建了梅关古道,壮大了珠玑巷的市集规模。

    眼见年关将至,黛玉一行人又乘飞梭快艇行至金陵,在二姐姐迎春家过年。

    姊妹们许久未见,谈天说地,其乐融融。迎春听闻三妹妹生了双胞胎还是羡慕,又听惜春修行得果也是高兴。

    难免提及宝玉,黛玉一时黯然,未敢吐露实情,只说他云游四方去了。

    迎春道:“我在金陵住了数年,听说宝玉抛家弃俗后,宝钗的房产田地也被奴仆变巧转卖了,曾一度流落街头做了乞婆。幸而战时发布了开释奴隶的法令,她得到了织工的活计,勉强糊口。

    一个相熟的夫人还跟我提到过她。说她家的织工场中有个寡妇,每与人言,爱逞文才,必谈及与文德帝是亲戚,不过众人见她拿不出证据,也只当她是自吹自擂了。

    常施人小惠,又爱广布于众。人前说亲道热,人后揭人伤疤。相处日久,织工们也都知道她是个什么德行的人了,都不爱搭理她。

    年关将近的时候,她还求上门来,我只叫宣哥儿拿了二十两银子给她,并没见她。”

    黛玉都快不记得宝钗这个人了,好像自从她成了茜香国王,两人之间的道路就全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想她当初那样心高的人,如今却过得马马虎虎,怎不教人唏嘘。

    还记得那年刘姥姥来贾府打秋风,鸳鸯姐姐三宣牙牌令,说了一句‘凑成铁锁练孤舟’,宝钗接的是‘处处风波处处愁’。

    也许冥冥之中,就注定了她的人生无论富贵还是贫穷,都是充满忧愁的吧。”

    迎春笑道:“还记得你自个儿说了些什么好话么?”

    一想到当初口不择言说了什么“良辰美景”、“红娘抱纱”黛玉捂脸道:“好姐姐,那都是多早的事儿,咱们不提了吧。”

    第234章  吾皇黛玉第两百三十四回

    报旧德引鬼入夫家, 思常情惊觉人事非

    金陵卫指挥同知苏家的院子虽不甚宽敞,却颇为清幽雅致。此时华灯璀璨,火树银花, 在薄雾中荜拨作响,灿烂的烟花在苍穹中次第绽放。

    苏宣两手捂着在耳朵, 在廊下又跳又笑, 林夕、秋心、阿青、阿艮几个在雪地里, 围着雪人追逐嬉闹着。

    晴雯坐在美人靠上,将手里的虎头帽戴在了苏宣头上,瞧着孩子神气活现的样子, 不由笑道:“这孩子又伶俐又可爱, 二姑娘可真有福气。”

    “也得是你们来了, 他才开心呢,家里没个老人,年年就一家三口过年, 冷清得紧。今儿苏信去巡防去了, 恰赶着你们来了。

    有人陪他放炮仗,陪他疯闹, 如何不欢喜伶俐呢!”迎春瞅着孩子的笑颜, 眼中流露出幸福的满足感。

    陈芳洲在屋中研磨展纸,看着林帝书福字写对联。

    “你瞧, 这福字要写一双, 春联要写一对,怎么你和晴宰相, 还是一个孤男, 一个寡女呢?”黛玉一边挥翰临池,一边抬眸笑问。

    “即便是一对儿, 对联还分左右呢。能并肩一道,朝夕相处已然很好了。

    微臣想过了,便是做不成夫妻,做一辈子的好友,也是一样的。”陈芳洲轻轻搁下墨条,说出来的话,颇有几分认命的意思。

    黛玉不由一怔,想不到他这样有韧性的人,竟妥协得这样快,看来晴雯,是真的没这个心了。

    虽说个人有个人的想法,理应尊重,感情的事更勉强不得,只是俊男靓女之间,果真存在天长地久的友情吗?

    难说不是陈芳洲无奈自苦?万一两人就这样生拧着,平行无碍地过了大半辈子,岂不是白耽搁了他。

    黛玉只得道:“常言道:天涯何处无芳草……”

    “我就觉得晴相好!”陈芳洲脱口而出,并不给黛玉劝慰的机会。

    倒让黛玉进退两难,心中好生懊悔,暗暗纳闷:我若是也有窥心之能就好了,看看晴雯心中做如何想。

    夜间君臣二人宽衣卧下,黛玉侧身向晴雯笑道:“你的梅花耳坠都换成芙蓉坠了,既有人惦记你,你怎么还赖在我这儿睡?”

    晴雯不答,摘下耳坠往枕头下一塞。

    黛玉只得自语道:“陈舍人待你如何不好呢?他是状元才子,有不世之略,将来入阁履鼎贵之位不在话下。这也就罢了,最难得的是对你痴心一片,能舍命相救,你心比天高,见着这样的人也该动一动吧。”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

【向往小说网 新域名 z.xw0.cc 请重新收藏】
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

阅读页设置
背景颜色

默认

淡灰

深绿

橙黄

夜间

字体大小

向往小说网   百度   搜狗搜索   必应搜索   神马搜索   360搜索

向往小说网|书本只会陈旧,不会老去